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励志格言 励志格言

李煜经典名句_李煜经典名句有哪些

ysladmin 2024-05-19 人已围观

简介李煜经典名句_李煜经典名句有哪些       下面将有我来为大家聊一聊李煜经典名句的问题,希望这个问题可以为您解答您的疑问,关于李煜经典名句的问题我们就开始来说说。1.李煜的绝句是什么?2.李煜词中的名句有哪些?要精中选精3.“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经典名句_李煜经典名句有哪些

       下面将有我来为大家聊一聊李煜经典名句的问题,希望这个问题可以为您解答您的疑问,关于李煜经典名句的问题我们就开始来说说。

1.李煜的绝句是什么?

2.李煜词中的名句有哪些?要精中选精

3.“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什么意思?

李煜经典名句_李煜经典名句有哪些

李煜的绝句是什么?

       绝句 (李煜)

       《乌夜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尤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虞美人①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②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③

        只是朱颜改。④

        问君能有几多愁,⑤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

        937-978, 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901年嗣位,史称南唐

        后主。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则穷奢极欲。 975年,宋

        军破金陵,他肉袒出降,虽封作违侯命,实已沦为阶下囚。太平兴国三年七月

        卒。据宋人王至《默记》,盖为宋太宗赐牵机药所毒毙。他精于书画,谙于音

        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

        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

        力。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

        《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

        韵转两平韵。 ②了:了结,完结。 ③砌:台阶。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

        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 ④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⑤君:

        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品评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

        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

        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

        心脾的美感效应。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

        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

        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

        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

        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

        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

        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

        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

        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

        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

        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

        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

        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

        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

        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

        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浪淘沙①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②

        春意阑珊。③

        罗衾不耐五更寒。④

        梦里不知身是客,⑤

        一晌贪欢。⑥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注释

        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

        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

        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亲):绸被子。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⑥一晌(音赏):一

        会儿,片刻。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品评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

        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

        凄凉景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

        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

        则婉转曲折。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下片

        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 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

        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

        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两说都可通。“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

        “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天上人间”句,

        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

        天上人间会相见。”“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

        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归宿。应当指出,李煜词的抒情特色,就是善

        于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自已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

        这对抒情诗来说,原是不假外求的最为本色的东西。因此他的词无论伤春伤别,

        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哀感动人。同时,李煜又善于把自已的生活感受,同高

        度的艺术概括力结合起来。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在词中很少作帝王家语,倒

        是以近乎普通人的身份,诉说自已的不幸和哀苦。这些词就具有了可与人们感

        情上相互沟通、唤起共鸣的因素。《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如此,此词

        亦复如此。即以“别时容易见时难”而言,便是人们在生活中通常会经历到是

        一种人生体验。与其说它是帝王之伤别,无宁说它概括了离别中的人们的普遍

        遭遇。李煜词大多是四五十字的小令,调短字少,然包孕极富,寄慨极深,没

        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做不到的。

       相见欢①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②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③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④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李煜此词

        即有将此调名标为《乌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别是一般:另有

        一种。

        品评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

        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

        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

        “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

        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

        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

        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

        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

        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

        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

        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过片后“剪不断”三

        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

        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

        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

        不言此愁古”; 或写愁之长,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

        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

        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

        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

        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

        之处。

       乌夜啼②

        南唐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②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③

        相留醉,

        几时重,④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

        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谢:凋谢。 ②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

        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 ④几时重:何时

        再度相会。

        品评

        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是即景抒情的典

        范之作。起句“ 林花谢了春红 ”,即托出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而续以“太

        匆匆”,则使这种伤春惜花之情得以强化。狼藉残红,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

        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因此,“太匆匆”

        的感慨,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

        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

        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龚,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为过多地

        栉风沐雨?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亦是自叹。“无奈”云云,充满不甘听

        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换头“胭脂泪”三句,转以拟

        人化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里,一边是生逢末世,

        运交华盖的失意人,一边是盛时不再、红消香断的解语花,二者恍然相对,不

        胜缱绻。“胭脂泪”,遥按上片“林花谢了春红”句,是从杜甫《曲江对雨》

        诗“林花著雨胭脂湿”变化而来。林花为风侵欺,红^叟鲛肖(左应加鱼旁),

        状如胭脂。“胭脂泪”者,此之谓也。但花本无泪,实际上是惯于“以我观物”

        的作者移情于彼,使之人格化 —— 作者身历世变,泣血无泪,不亦色若胭脂?

        “相留醉”,一作“留人醉”,花固怜人,人亦惜花;泪眼相向之际,究竟是

        人留花抑或花留人,已惝恍难分。着一“醉”字,写出彼此如醉如痴、眷变难

        舍的情态,极为传神,而“几时重”则吁出了人与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无

        法实现的怅惘与迷茫。 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一气呵成益见悲慨。

        “人生长恨”似乎不仅仅是抒写一已的失意情怀,而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

        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李煜词中的名句有哪些?要精中选精

        相见欢

        李煜

        名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导读

        这首词写作时间难以确定。一般认为作于归宋以后,是李煜“识尽愁滋味”后和着血泪写下的一首即景抒情的词作,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深愁惨痛。

       

        原词

        林花谢了春红①,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②,相留醉,几时重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释

        ①林花:泛指所有木本和草本的春花。谢:凋谢。②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③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译诗

        转眼间林花凋谢遍地残红,

        春光失去得未免过于匆匆。

        无可奈何面对着迟暮春景,

        经受早晨的冷雨夜晚的风。

        胭脂泪给人留下了多少醉,

        与心上人何时才能再相逢。

        叹人生空留多少悠悠长恨,

        恰如江水滚滚滔滔流向东。

        赏析

        这首“相见欢”,咏的同样是离别愁,作者将自己一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

        起句“林花谢了春红”,即托出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而续以“太匆匆”,则使这种伤春惜花之情得以强化。残红狼藉,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也糅进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接着“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袭,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为过多地栉风沐雨?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也是自叹。“无奈”一句,充满了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力改变环境的感怆。下片“胭脂泪”三句,转以拟人化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胭脂泪”,照应了上片“林花谢了春红”一句,是从杜甫《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胭脂湿”变化而来。花本无泪,这里实际上使用了“以我观物”的移情法,使之人格化。下面“相留醉”一句,写出花固怜人,人亦惜花;泪眼相向之际,究竟是人恋花抑或人恋人,还是人留花抑或人留人,已惝恍难分。一个“醉”字,写出彼此如醉如痴、眷恋难舍的情态,极为传神。而“几时重”则表达了人与人、人与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无法实现的怅惘与迷茫。

        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是流传很广的名句。这里的“人生长恨”似乎不仅仅是抒写一己的失意情怀,而且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会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它将无形的愁绪比喻为有形的江水,将人生失意的悠悠长恨比做江水永远东流不息,给人以无尽的联想和思考,引起人们的广泛共鸣。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什么意思?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望江南)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因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子夜歌》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常相思》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更漏子)

       意思是:我心中的忧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全诗如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如下: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作品赏析

       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百度百科——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好了,今天关于“李煜经典名句”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李煜经典名句”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