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_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ysladmin 2024-05-11 人已围观

简介诗歌鉴赏答题技巧_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在下面的时间里,我会通过一些例子和解释详细回答大家关于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的问题。关于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的讨论,我们正式开始。1.语文诗歌鉴赏题应该怎么答?常用的表达技巧、表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_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在下面的时间里,我会通过一些例子和解释详细回答大家关于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的问题。关于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的讨论,我们正式开始。

1.语文诗歌鉴赏题应该怎么答?常用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有哪些?

2.古代诗歌鉴赏答题

3.古代诗歌鉴赏快速规范答题技巧

4.古诗鉴赏中关于赏析句子的答题步骤是怎样的

5.语文古诗答题技巧是什么?

6.诗歌答题技巧及套路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_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语文诗歌鉴赏题应该怎么答?常用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有哪些?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答题举例(06浦东新区模拟)回答1:同意。文章以“山格”为题,以拟人化的手法铺写了众多山的不同性情,赋予其以人的灵性:无论是南方的山灵秀不失狂野,还是北方的山健壮而不失妩媚,抑或是西部的山尊严而沉默……总之,作者在对不同地域山的不同风格的描述中笔意纵横,令人饱览山之情味,行文大气而稳重。回答2:同意。首先,运用了大量拟人、比喻等修辞格,把山所表现出来的形态赋予丰富的人格性情;其次选材大气,描摹了南方、北方、西部山的个性,给读者以全面的感悟;最后又以山与人之关系升华作结,拓展了思考空间:大气尽显其中矣。就上海高考而言,它的理念是为学生服务的,是为学生升入高校服务的,而不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设立难题,为难学生,它会为学生提供了舞台和机会,所出的题应该能够解答,但必须是有道理、有准备、有基础的。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

       下面是诗歌一些答题技巧和方法:

       1、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经历。在鉴赏诗歌时,要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经历,这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涵和主题。

       2、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在鉴赏诗歌时,要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这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3、分析诗歌的语言和修辞手法。在鉴赏诗歌时,要分析诗歌的语言和修辞手法,这有助于理解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语言的优美之处。

       4、注意诗歌的意象和象征。在鉴赏诗歌时,要注意诗歌的意象和象征,这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写作风格。

       5、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在鉴赏诗歌时,要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这有助于感受诗歌的音乐性和美感。

       6、多读多练,提高鉴赏能力。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可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诗歌鉴赏实例:

       1、《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床前的月光照亮了周围的环境,给人带来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但是,诗人却疑惑着月光是不是地上的霜。最后,诗人抬头仰望着明月,低头则思念着自己的故乡。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2、《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2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后,远眺观赏到的壮丽景色。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将奔腾的黄河比喻为自己在追求更高更远的理想和人生目标。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3、《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律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的离别之情。

       在描述草原上的草时,运用了富有特色的描写方式,通过将草的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来衬托出别情离绪的感受。最后一句中,王孙一词指代的是诗人送别的友人,萋萋则形象地表现了别离的愁情。

古代诗歌鉴赏快速规范答题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板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歌吧,诗歌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板1

        一、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

        (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

        1.看背景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⑴,愿斫五弦琴⑵。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2.看体裁

        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例如,苏轼的《念奴娇o 赤壁怀古》其目的就是抒发情感,该诗的主题是:壮志未酬的华发之叹。再看下面这首诗: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抒情诗,然后把握其情感:讽谏唐朝统治者,贪图享乐,当心亡国。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首先,应把握诗中的两个悲剧人物:琵琶女,当年色艺双绝,后来沦落江湖;白居易,当年名满京城,后来谪居江州。从琵琶女、白居易的悲剧,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贾谊、李广、陶潜、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才的悲剧。根据诗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出该诗的主题:奇人数奇(数奇,命运不好)的才子之悲。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请看下面这首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之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3.看技法

        从诗歌的技法入手,有时也能迅速地把握诗歌的主题。例如: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诗采用的写法,一为用典,朱雀桥乌衣巷为东晋的繁华之地,王谢为东晋权贵豪门。一为借景抒情,野草花夕阳斜,这些景物让人联想到萧条衰败;旧时的堂前燕,目睹了王谢家族的富贵荣华,现在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从技法入手,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昔盛今衰的王朝悲歌。在这首诗中,诗人很可能就在感叹唐王朝的衰败。

        4.看意象

        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如梅就带上了清芳高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板2

第七种模式 评价题型

        1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2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3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4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答题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参考答案]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步骤三 题目已经说明情感)(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总结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解析(7)”一文这里就全部结束了,希望大家在高三期间好好复习,为高考做准备,大家加油。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板3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型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

        游月陂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分)

        [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

        [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2分)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板4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酬孝峙①

        [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 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 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词作品中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要分析词人的自我形象,可深入分析词的上片。这首词上片共四句话,前两句写词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面带病容,颧骨凸起,比那光头垂眉、闭目参禅的和尚还要奇怪。三、四句写词人的心却仿佛终南山石缝中的一根青藤,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由此不难看出词人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却坚韧不拔的形象。分析上片可知,词人刻画自我的外在形象时,运用了描写的手法;刻画自我的内在性格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戎 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 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

        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解析:本题分析景物描写所渲染的环境特别要注意“北风”“白草”和“胡马骎骎”等意象。

        答案:特点:自然环境险恶,军情紧急。作用:营造了肃杀的氛围,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为边将的'出场勾勒背景(答“是为边将出场作铺垫”也可)。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满江红①

        柳 永

        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③?平生况有云泉约④。归去来,一曲仲宣⑤吟,从军乐。

        注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②长川,即下片词中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解析:赏析写景的特色当然要先明确景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再据此分析作者是如何写景的。

        答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特色。静景是傍晚雨停,桐江波静,舟船帆落,蓼草疏淡如烟等;动景是江上渔船飞、灯火闪烁等,这些动景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寂。

        课案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碧 瓦

        范成大

        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这首小诗写的是春日即景,写得井然有序,诗人依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了哪些景物?

        解析:这首诗通篇写景。第一、二句中的“碧瓦楼”“绣幕”“赤栏桥”是人文景物,以下“绿溪”“杨柳”“棠梨满地花”是自然景物。四句诗就是四幅画:绣幕遮掩的碧瓦楼,桥外斜横的绿溪,漫天飞絮的杨柳,落花满地的棠梨。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花香水气,仿佛从画中溢出,给人身临其境之感。问中含有“怎样”“哪些”两个答题点。

        答案:诗人是依照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的空间顺序写景的。近景有绣幕垂挂的碧瓦楼,远景有赤栏桥外横斜的清溪,空中有烟柳飞絮,地上则是棠梨落花。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绝 句

        道 潜

        高岩有鸟不知名,欸语春风入户庭。

        百舌黄鹂方用事,汝音虽好复谁听?

        这首诗主要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是抓住鸟的生存环境和叫声,尤其是诗句的后两句,是鸟这个意象人格化及其所蕴涵的意义所在。“百舌黄鹂”善鸣“方用事”,在朝中受宠,专权用事,而“高岩有鸟”“复谁听”,受到排挤,无人欣赏。

        答案:诗中主要塑造了一个不知名的高岩鸟形象。此鸟生活在高岩之中,鲜为人知,品种珍奇,叫声亲切诚挚,但飞入庭院之中,却不被人容纳,无人欣赏。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 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解析:诗的第一句“昨夜秋风入汉关”,看上去是写景,其实是颇有寓意的。我国西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的统治武装,常于秋高马肥的季节向内地进犯。“秋风入汉关”就意味着边境上的紧张时刻又来临了。“昨夜”二字,紧扣诗题“早秋”,如此及时地了解“秋风”,正反映了严武作为边关主将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情的熟悉。第二句接着写诗人听到秋风的反应,这个反应是很有个性的,他立即注视西山,表现了主将的警觉、敏感,也暗示了他对时局所关注的具体内容。西山怎样呢?寒云低压,月色清冷,再加上一个“满”字,就把那阴沉肃穆的气氛写得更为浓重,这气氛正似风云突变的前兆,大战前的沉默。

        答案:诗的前两句借助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这首词的上阕描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解析:这首词的上阕借景抒情,情与景紧密相连,分析时抓住景物意象和抒情语句就可以。

        答案:这首词的上阕描述了往昔送别的场景,暮春时节,杨柳依依,行舟远去,江水空流,表达出作者送别时依依不舍、无限惆怅的情感。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①,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 ①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的?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景物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前两句所描写的意象及意象特征。“海浪如云去却回”,由此见浪卷云涌之势;“北风吹起数声雷”,由此闻海风呼啸,闷雷滚滚之声,景象壮美。

        答案: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之际,浪起云涌,风号雷鸣的壮美景象。一二两句分别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展现了雄伟的气势。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板5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第六种模式 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第七种模式 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答题示例:

第八种模式 比较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不论回答何种问题,都应尽量涉及三方面的内容:诗歌相关内容、表达技巧、诗歌主旨。

        ①先答这个字 词 在文中的意思(若答题的空很长还要描绘画面)

        ②运用了什么手法

        ③达到了什么表达效果 (有什么好处)

        ④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概括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等。考生在平时复习时,应对这些形象做些积累。(2)结合诗句中相关的语句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的特征,概括时应忠于原文,不可臆造。(3)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或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对诗歌表情达意所起到的作用。

        表现手法 照应、倒装、铺垫、铺排、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化动为静(以动衬静)、以小见大、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卒章显志、言此意彼、意在言外、寓褒于贬、明褒实贬、欲擒故纵、画龙点睛、重章叠句、意象组合、白描与工笔、以乐景写哀情、借古讽今、运用典故、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

        总论情与景关系:

        修辞手法 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象征、通感、双关、 修辞手法: 手法用典、叠词、互文、列锦等。

        1、鉴赏古诗,应该充分考虑它们创造形象的特点。

        2、理解诗意,借助想象和联想再现形象。

        3、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4、剖析作者思想。

        5、诗中赏画 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

        6、画中品诗 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古诗鉴赏中关于赏析句子的答题步骤是怎样的

       技法点拨

        一、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

        (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

        1.看背景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⑴,愿斫五弦琴⑵。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2.看体裁

        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例如,苏轼的《念奴娇o 赤壁怀古》其目的就是抒发情感,该诗的主题是:壮志未酬的华发之叹。再看下面这首诗: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抒情诗,然后把握其情感:讽谏唐朝统治者,贪图享乐,当心亡国。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首先,应把握诗中的两个悲剧人物:琵琶女,当年色艺双绝,后来沦落江湖;白居易,当年名满京城,后来谪居江州。从琵琶女、白居易的.悲剧,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贾谊、李广、陶潜、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才的悲剧。根据诗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出该诗的主题:奇人数奇(数奇,命运不好)的才子之悲。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请看下面这首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之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3.看技法

        从诗歌的技法入手,有时也能迅速地把握诗歌的主题。例如: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诗采用的写法,一为用典,朱雀桥乌衣巷为东晋的繁华之地,王谢为东晋权贵豪门。一为借景抒情,野草花夕阳斜,这些景物让人联想到萧条衰败;旧时的堂前燕,目睹了王谢家族的富贵荣华,现在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从技法入手,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昔盛今衰的王朝悲歌。在这首诗中,诗人很可能就在感叹唐王朝的衰败。

        4.看意象

        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如梅就带上了清芳高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语文古诗答题技巧是什么?

       诗歌鉴赏各种题型答题步骤

       一、“分析诗歌的形象”答题步骤:①总说:概括说明诗歌塑造的形象特点。②联系具体诗句,简要说明形象的基本特征是如何展现的。③指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二、“分析诗歌的意境”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清新自然、恬静优美,生机勃勃、生意盎然,雄浑壮阔、高阔深远,萧瑟凄凉、孤寂冷清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三、“赏析关键字词”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本身的意思,及其在此语境中的含义。②分析该字所在诗句的内容(若有艺术手法,点明)。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四、“赏析重要诗句”答题步骤:①抓住关键字词,结合全诗主旨阐释本句诗的语境及其独特的表现力。(如果本句用了艺术手法,请指出并做简要分析)②概括本句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五、“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①总说:全诗(诗歌的某些句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②结合具体的意象、诗句进行分析。(如果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用了表达技巧,请点明)

       六、“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答题步骤: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句中是如何使用的。③此手法的作用(术语),刻画了对象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七、“分析语言特色(风格)”答题步骤: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歌答题技巧及套路

       诗歌的表达技巧 ?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

       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

       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

       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

       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

       5、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

       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

       二、诗歌鉴赏表达程式 ?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

       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

       某?作用。 ?

       鉴赏及答题 ?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

       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

       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

       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

       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

       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

       特点和情调 ?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

       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诗歌答题的技巧及套路

       古诗答题技巧有哪些

       整体把握全诗的大致内容

       要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要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首先要做到从整体上把握诗意。诗词鉴赏题大多设两道题,从不同的侧面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要对问题作出准确的评价,就要从整体上把握诗词,作到整体理解和局部理解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结合。

       例如,陆游的《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鉴赏之初切忌受“苦”、“愁”、“寂寞”等局部字眼的干扰,影响对全局理解,以为是慨叹梅之不幸,抒写怜惜之情。应当先整体把握作者是用先抑后扬和反衬手法来赞美梅花高格劲节的美好品质。

       关注题目、作者、注释、细节等

       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了解作者,就能做到知人论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这方面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词时就能对诗歌进行居高临下的分析了

       譬如,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李白愤世嫉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其他的诗人如王维﹑杜牧﹑李商隐﹑苏轼﹑陆游等,都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作研究性的总结概括。

       看注释,可以了解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有时一个细小的细节,却是诗词主旨的集中体现。

       抓住诗眼体会主旨

       “诗眼”是揭示主旨和艺术内蕴的警策之语。诗眼是诗中最凝炼、最传神、最准确地传达主旨的词句,是理清诗歌脉络的筋节,是掌握诗歌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有全集之眼、一篇之眼、数句之眼;有以一句为眼者,有以一字为眼者。它能提挈全诗,统领整篇。 例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的诗眼是“心远”因为“心远”所以“无车马喧”“地自偏”,“真意”“忘言”虽比“心远”深一层,但也是从“心远”中生发出来的。将“心远”与各组合的意象印证,本诗主旨“退隐后超脱尘世的心境”就非常明确了。

       2语文古诗词鉴赏有哪些表达方式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很多人想知道怎么去解答高中古诗词鉴赏,往往一些学生在这方面丢分严重,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供参考!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详细答题技巧

        一、 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二、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答题模式: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三、分析句意型

        1、提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

        2、提问变体: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解答分析: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写人的 方法 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理解一句诗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4、答题模式: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③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四、分析语言特色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 提问变体: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

        4、答题模式:①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万能公式介绍

        一、特定形象解读类

        所谓形象,在古诗词中是指作者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既能充分寄托作者的主观情思,又能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物象。包括诗歌的人物形象(作者自己的形象和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咏物诗中所描写的形象,如《石灰吟》中的“石灰”、《蝉》中的“蝉”等)。解读古诗的特定形象,要把握其内涵,也就是要分析判断形象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

        设问方式

        这种类型题目的常见设问方式,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点明了鉴赏对象的,如“--的寓意是什么?”“诗中 -- 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认为 -- 图景在作者心中的含意是什么”等;另一种是未点明鉴赏对象的,如“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其情感”,“诗中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

        万能公式

        特定形象解读=指出形象+说明形象的具体特征+揭示形象内涵 (注:“点明了鉴赏对象”的题目,省略第一项。)

        诗歌鉴赏答题公式

        二、诗歌意境鉴赏类

        意境是作品描绘的自然景物、生活图景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谐统一、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问及“意境”的诗歌,必然是“景”“情”兼具的诗歌。

        设问方式

        这一类型的常见设问方式有:“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等等。

        万能公式

        诗歌意境鉴赏=描绘了什么样的客观形象图景+图景的特点+作者在其中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 公式阐释

        如果说意境是“面”,那么意象(形象)则是“点”,一个大的“面”是由一个个小的“点”组成,作者对意象(形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其主观情感的流露,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此,鉴赏意境,就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合理的想象,把表现意境之“景”充分描摹出来。解答此类题,应包括三个要点:

        1.结合诗中的意象,展开适当的想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2.对这个图景画面做一个简要的 总结 ,常见的写法有:自然清新、恬静美好、清旷冲淡、雄浑壮阔、雄奇伟丽、寂寞冷清、苍凉萧瑟等等。

        3.对上面的总结再进行外延的拓展,从中分析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万能答题公式

        三、情感主旨提炼类

        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是要求考生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来提炼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详细分析作者的情感,是此类题的关键点。

        设问方式

        常见的设问方式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该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等。

        万能公式

        根据题目的不同,有两种不同的表达公式:

        第一种:情感主旨提炼=抒发了什么情感+内容分析(先提炼情感,后结合事实分析) 第二种:情感主旨提炼=描写什么+ 表达/寄寓/揭露什么(先分析事实,后提炼情感) 公式阐释

        1、提炼情感的常用套语:“该诗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志向”;“这首诗说明了……道理”等。

        2、分析事实的方法: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阐述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 除此之外,考生需要熟记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主旨: ①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 ② 反对战争,追求和平; ③ 政治失意的苦闷,怀才不遇; ④ 表达高洁情操,追求建功立业; ⑤ 表达亲情、友情、爱情、思乡之情;

        ⑥ 抒发个人忧愁、寂寞、苦闷、伤感、恬淡、闲适之情。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相关 文章 :

        ★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

        ★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

        ★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六种分类

        ★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及解题技巧总结

        ★ 高中语文赏析古诗的答题技巧及常用术语

        ★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大全

        ★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10大规律与5大套路

        ★ 高中语文赏析句子答题技巧

        ★ 高中语文古文阅读鉴赏答题技巧

       好了,今天关于“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